188金宝博

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专栏 >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 工作交流
    

广东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及基层公共服务开展情况

信息来源:本网 时间:2025-08-15
分享:
字体: [大] [中] [小]

  ‌一、总体概况与发展背景

  广东省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改革的前沿阵地,始终坚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战略部署,大胆探索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路径,不断改革创新基层治理模式。自2015年起广东省率先在全国组织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先后选取广州花都区等5个共建省市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2020年经评审验收均获认定为“广东省和谐劳动关系示范区”,形成“四个突出、五个模式、四个率先”的广东特色和谐创建经验样板。2019年推动深圳盐田区成功入选全国首批深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2022年圆满完成试点任务并获188金宝博 部验收通过,该区改革试点经验做法入选中组部改革创新成功案例,盐田区被188金宝博 部领导肯定为“全国劳动关系领域改革排头兵”。自广东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以来,树立了10个“全国第一”:2019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概念,在深圳盐田区成立全国第一个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中心、第一个劳动关系协会;在深圳坪山区创建第一个枢纽型劳动关系社会组织、第一个开拓小微企业劳动关系事务托管服务模式;2020年在广州花都区出台第一个皮具皮革行业劳动标准;2021年在广州荔湾区设立第一个新业态劳动者权益监测服务保障中心;2022年在佛山禅城区出台第一个行业性(陶瓷行业)和谐劳动关系团队建设标准;在惠州市制定出台第一个电子行业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2023年在广州市建立第一个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成果展馆、第一个新业态用工保障联盟;2024年在广州建成第一家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示范中心。广东在强化指导、维护权益、兜牢底线、优化服务等方面出实招,不断开创劳动关系工作新局面。

  一是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出台劳动关系“十四五”规划,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企业和职工参与、法治保障的劳动关系工作体制普遍建立,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和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工作机制逐步完善。二是权益保障网络织牢织密。出台广东“治欠20条”,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不断提高,仲裁调解成功率81.5%、结案率98.08%。开展信访案件减量提质行动,信访纠纷高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启动实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维护行动,拓展职业伤害保障、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失业保险等试点。三是收入分配结构不断优化。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高温津贴,率先建立人工成本监测分析制度,开展三项工程薪酬水平等专项调查,全面落实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各项举措,工资分配指导力度逐步加强,企业职工工资实现平稳有序增长。四是改革创新步伐持续加快。各地188金宝博 部门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探索、创新实践,为劳动关系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活力。广州成立新就业形态用工保障联盟,打造多方联动的纠纷预防化解平台;深圳成立全国首家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中心,在全国率先发布和谐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出台《和谐劳动关系奖励(补贴)办法》;清远创新推进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建设,打造一批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基层服务样板站点。

  2023年,国家赋予广东构建大湾区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点的重要任务,广东于2024年初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点实施方案》,该方案覆盖了大湾区内的16个地区,提出了17项落实举措。其中,广州要建好大湾区和谐劳动关系海珠多元治理试验区,完善新业态保障联盟运行机制;深圳要在盐田区实施劳动关系治理能力提升工程,在坪山区推进建筑工地全流程欠薪治理改革,在龙华区实施“社会化调解组织参与调解”模式;佛山要探索打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联盟及新业态数据服务发展平台,探索推进基层调解组织“智慧+”全覆盖行动;珠海等地要推动构建大湾区跨境劳动关系重难点问题多元协商协调机制;其他承担试点任务的地区对照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工作品牌。

  ‌二、具体实践与典型

  ‌(一)打造新时代劳动关系现代化治理平台,跑出数智治理“加速度”。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更需要注入现代化治理新活力,用科技助力民生服务。广州市海珠区搭建劳动关系公共服务平台数字驿站,以“AI机器人+人工顾问”服务模式为企业、劳动者提供足不出户,随时获取的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指引,服务包括劳动政策咨询、法律法规查询、用工文书下载、调解线上申请,实现24小时188金宝博 管家贴身服务。开发“小微托管一点通”平台,将小微企业托管服务、托管培训、用工风险评估、电子劳动合同应用、用工管理文书下载、用工解答库等多项服务线上整合,2023年升级为“188金宝博 一点通”,并新增公共就业服务功能模块。通过秒办、秒问、秒答,实现政企实时互动交流,政策精准直达。用数智赋能打通就业供需两端,实现“找工作像点外卖一样方便”“招员工像开导航一样精准”。珠海市依托大数据平台,整合搭建劳动关系领域“1+1+1”综合预警平台,即劳动关系预警监测平台、农民工工资支付预警平台、电子劳动合同签约服务平台三大信息系统和功能板块,在为企业提供电子劳动合同“零跑腿”“零接触”和批量“秒签”服务的同时,打通企业参保、仲裁案件、全市企业用水信息、建筑领域实名制等数据壁垒,通过海量数据比对分析,对企业实行多维度数据智能筛选和动态监测,将劳动争议由传统的事中、事后处置模式转变为事前“预警、预防”模式。肇庆市高新区推出“旺安薪”小程序等数字化平台,整合投诉举报、政策咨询、业务办理等多项服务功能,构建起覆盖全流程的维权服务闭环,让劳动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云守护”,真正实现维权服务触手可及。

  (二)探索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综合体,构建“一核多点”服务矩阵广东在全国率先提出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概念,在深圳盐田区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劳动关系公共服务实体中心。之后,广东各地区以基层大188金宝博 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为主体,开启了“一核多点”综合服务体模式的新探索。广州荔湾区设立第一个新业态劳动者权益监测服务保障中心。广州海珠区、南沙区、深圳龙华区、盐田区、佛山禅城区、珠海金湾区、湛江麻章区依托街道就业驿站、人才服务驿站、园区、厂区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中心等各类基础驿站,培育或打造以零工市场、行业商会或园区为核心的功能完备、服务专业、设施健全、主题鲜明的基层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综合体,并深化劳动纠纷“一站式”多元联动处置机制,行成调解、法律援助、劳动仲裁、诉裁衔接等全链条服务。广州市海珠区探索开展“一中心、多驿站、云平台”的服务模式,通过劳动关系综合服务中心,搭载羊城红旗手服务驿站、康鹭新招工广场服务驿站、华新科创岛政企服务中心、广州地铁集团职工服务中心等针对不同群体建设的各类特色服务驿站,全面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江门市鹤山工业城(中欧合作区)创新开展“镇街+园区”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建立第一批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建成8个搭载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的188金宝博 综合体,搭建“县-镇街-工业园区(企业)”三级劳动关系保障网格管理体系,推出一批劳动关系服务产品,形成劳动关系公共服务超市。同时,通过全链条劳动关系体检、劳务派遣市场整顿、专项整治违法分包等活动加大执法巡查检查,强化用工监管,常态化普法宣传,广发劳动领域宣传手册,全面摸排劳动领域风险隐患,做实前端预防源头治理。

  (三)主动作为,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撑起保护伞。针对新业态行业用工新形势、新问题,打造“平台服务+用工保障+争议预防+多元治理”模式,以广州市新业态用工保障联盟为基础,升级打造广东省新业态用工保障联盟,同时推动新业者从业较为聚集的地域成立地区分盟,吸纳重点头部平台企业、人力资源机构、平台服务商、新业态从业者代表和专家智库等主体共同组建联盟。充分发挥联盟桥梁纽带作用,大力推动指引指南落实落地,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力度,丰富宣传形式,同时强化供需对接,通过推动行业自治,实现争议内部化解,形成行业内循环。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江门市大力打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服务站点、爱心驿站,不仅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温馨、贴心可休息、学习的场地,还积极拓展求职就业渠道,推进基层工会的组建,提供维权服务、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务。同时,通过开展荣誉激励等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良好氛围。

  ‌(四)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文化建设新体系。广州建成全国首家以和谐劳动关系为主题的公益性公园,省、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组织公众开放日活动。佛山禅城区建成“和谐劳动关系188金宝博”为主题的制造业名企公园。清远市成功举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健康跑马拉松赛。现在,这些和谐劳动关系宣传阵地正积极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企业职工党群活动、188金宝博 法律宣讲、人才招聘会等活动正蓬勃在这些主题公园、活动中开展。

  ‌(五)不断推进跨境劳动关系处理的新探索。2024年1月,全省188金宝博 系统部署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和谐劳动关系改革创新试点任务。针对粤港澳三地跨境劳动者和跨境企业对劳动关系服务的迫切需求,选取广州市海珠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劳动关系服务示范中心,以广东为基点,协同港澳,创新搭建湾区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体系。设立“构建湾区劳动关系保障体系、提升湾区劳动关系服务能力、探索湾区劳动关系工作指引、推动湾区劳动关系融合发展”四大工作目标,示范中心积极探索“1+3+N”服务模式,围绕“大湾区和谐劳动关系共建共治共享”一个核心,联通三地建设实体服务中心和港澳服务联络站,重点为跨境从业者和跨境经营企业提供劳动关系政策咨询、用工指引、薪酬指引、能力培训、权益保障等多项服务,致力保护在内地创业、就业的港澳人士及港澳地区从业的内地人员合法权益。该中心已于2024年11月召开粤港澳三地跨境劳动关系协同治理推进会暨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劳动关系服务示范中心启动会,正式开始运营。


回到顶部